重新回到這裡

重新回到這裡 記錄自己的想法與思考。




從去年暑假中期開始就面臨一連串的壓力源 而一向自詡很能紓壓的自己這次也把自己逼得太緊了。

從腸胃出包 到無法運動 ,自己處在靜也不能、動也不是的窘境當中。

然後期待著希望能有一個神奇的方法可以解決這一切。

也正是因為如此人才會求神問卜 追求迷信,為的只是讓生活繼續下去。

我不曉得從中我學到了什麼,但我會記得這一年的艱苦。





過去只是很任性地不想進入教育體制,並且期望未來能做個自由的專業人士

如今拿到這個頭銜感到很.............

我想說很欣慰 很不真實 很不好意思,但其實就是很爽。

這四到五年就是精進自己,沒有停下來過,期許為了彼此變成更好的人,現在算是取得門票了。

這一切雖然很辛苦但不想放棄。



台東行算是進入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環境,也更確立了想稍微調整生涯選擇的想法。

心理師不是只有那樣子,有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當然也必須考慮自己未來的理想生活和家庭背景,更重要的是地方環境。

親眼看到這些人,並一同生活和說話,這種經驗會像都蘭山上的芬多精一樣滲入毛細孔。

一直到溫泉水柱沖向我的背頸,眼前看著藍天和山壁,才感覺到原來這些艱苦都告一段落了,自己時常活在未來,思考下一步要做什麼,那時候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然後是成功嶺

深刻地感覺到環境對人的影響力,連自己都會隨著晚別人兩小時離開這種事情感到無比的沮喪,連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都忘記了。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環境的封閉,以及限制你的思考,剝奪你的自尊與身分(剃頭、制服、裝備、床位...),以高壓的方式強迫你快速進入這種思考(或腦殘)體系。

我們的注意力都被限縮了,只要一瓶飲料就可以讓你不顧一切。

只要16天就可以移轉你的思考,焦點,甚至哲學觀。

然而還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在無瑕思考的時候人們會激發自己的本能去行動,因為沒有時間去做出想讓別人看到的樣子,反而意外看出自己或他人真實的一面。好像自己是個不顧一切求生的人,有點像變色龍,也有人說過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台灣文化要求互助與謙遜,自私自利的人並不受歡迎(雖然有些有錢到會讓人羨慕)。但這是我人格深層的一部份,同時也是我欣賞Walter White的原因,他一直以為他是為了家人去做冰毒,但一直到故事尾聲,他終於承認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自己無能發展的抱負、想做一個好父親的虛榮...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大餐課

首先注意到的是權力位階的議題,每次的起立、敬禮、謝謝,以及周遭長官共同塑造的氛圍,帶來一種「你必須要聽我講的話」的感覺。當然扣除大家心裡的不快,身體的不舒適(早上剛跑完三千,感冒等等),真正會吸收進去的大概只有10/1吧,但依人數來看仍然相當可觀。

另一個是主題不停強調「志願」、「服務」、「不計較」、「創新」...其實就是不停喊口號的另一種形式,並以較為強勢的價值觀去強迫進入你的思維。沒有討論的空間。

較有趣的是一個某機構的「資深」督導,從職場倫理可以講到世界局勢,悲哀的是對世界的看法停留在20年前的台灣(依靠大陸,國際化...但你又要年輕人創新?)。而精采的部分是當台下有人指出論點的前後矛盾時,她只提到我們要愛用國貨.....

這類講者都有一個特徵,會大量使用乍聽之下很有道理的諺語去填滿演講時間,但其實邏輯和類比上沒甚麼應用的價值(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大概有3.4位講過...)。當這類人位居高位時,該組織的文化和進步可想而知阿...

塑造模範也是上課一個常見的主題,像是模範役男,金牌替代役等等...另外一種形式的好寶寶競賽。

當然要領導一百多人是相當不容易的,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時要準時集合就變成一項艱鉅的任務。過大的群體自然就會出現準則、規則、口令或罰則等,使得每個人整齊劃一,整體動作就會迅速有效率。我並不是想要軍人都毫無紀律,而是想指出這些制式的表象背後所付出的代價,這也是目前制度運行的方式,我也沒有心力或責任去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法或答案。只不過這並非我所想要的生活方式。


會重新回到這裡是因為我想要「開顯自己」,一直以來覺得自己還有許多要完善的地方,所以不認為自己的想法有太多價值,都只是隨手寫下做自我整理,但也無形中少了整理與分享這些想法的機會。或許成為心理師的好處是多了一些自信,更看重自己的價值。


將零碎的想法連結成線,再把線匯聚成為面,使想法雕琢成型,重新回到這裡。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