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ACT背後的理論基礎-RFT

Russ Harris在《ACT─一學就上手中提到》ACT如果像是一棟大樓,頂樓是ACT,二樓就是關聯框架理論(relational behaviorl analysis, RFT)。了解理論基礎有助於去知道ACT的主要概念背後的邏輯和思考方式,同時也可以發現該理論可能忽略的地方。

要了解RFT首先可從它誕生的背景,行為主義開始談起。第一波的行為主義的缺失在於過度忽略認知,其主要的刺激─反應理論(S-R learning)簡單明瞭,但忽略了人們認知的運作過程;第二波的行為主義如EllisREBTBeckCT則對認知有所描述,但採用機械論的觀點去看待人的思考,也就是認為人的思考有「錯誤」的部分需要予以修正或排除,也以電腦去比喻人們的思考歷程,較缺乏脈絡。

RFT理論認為人類語言和認知的精隨在於一種把特定脈絡下的相關事件作連結的能力。人類擁有的認知能力讓我們可以從事件中抽取意義,並做出連結,既使事件彼此的相關並非其表面特質可以去理解的。舉例來說,在台灣的小朋友可以理解10元比1元「大」,是因為它被賦予的概念而不是它的體積大小。

RFT要如何應用在臨床上?舉例來說若一名小女孩從來沒看過貓,在學習到,ㄇㄠ=貓、貓=動物的知識後,她可以從中做出連結─ㄇㄠ=動物。接著某一天小女孩被貓抓了一把然後哭著跑開了。稍後小女孩聽到媽媽說,「看!是一隻貓」。既使小女孩沒有沒有在「貓」這個詞出現的情況下被貓抓,她仍然會感到害怕並哭著跑開。

RFT主要會有三種特質:

一、雙向性:如小女孩學習到ㄇㄠ=貓,她也可以了解到在特定脈絡下貓也等於ㄇㄠ。
二、關係之間會產生間接關聯性:如小女孩學習到ㄇㄠ=貓、貓=動物,她也會了解到ㄇㄠ就跟動物之間必定存在的關聯。
三、事件彼此之間的關聯性會使得相關刺激之間的刺激作用產生轉變。如同小女孩的例子,原先貓對小女孩來說只是個中性的刺激,後來因認知歷程和語言的影響,使得小女孩將害怕的想法和「貓」去做出連結

雖然聽起來還是不太通順,但主要的意思就是人們的思考是處在脈絡、框架之下的。而認知和語言的特性使得我們很容易就能在事件之間做出連結和賦予意義。例如,一名女子參加大學同學的婚禮,在儀式中看到新娘在父親手中轉交給新郎的那一刻,四周雖然充滿祝賀聲和喜氣的氛圍,但她聯想到自己小時候由母親一手帶大,父親早逝的童年,隨即內心一股刺痛。RFT認為一般的動物會持續地去避免讓自己產生痛苦的情境,但人類因為關聯框架的思維能力,使得痛苦可發生在任何情境之中。而這樣的思考連結所造成的痛苦,延伸到ACT的六角形概念之中就是所謂的「認知糾結」。

而「經驗逃避」也可用RFT去做解釋。由於人們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發達,使得要去迴避自己不想要的經驗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此要完全逃避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變成像是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解離狀態,或是解離性人格疾患的狀態─和現實完全脫離。而處在此時的個體會無法活在當下,與此時此刻連結,依循自己的價值觀去生活。

目前為止可了解到ACT很著重認知和語言的關聯,同樣地比起前一波的行為主義的範圍關注得更廣、更情境化。但讓我覺得較為不足的是同樣也是太著重認知,對於情緒經驗較少探索。不過小雅認為ACT介入的點在於事件和事件的關係,也因此當個案對於事件的關係變得比較能夠接納時,遇到事件產生的情緒起伏也會比原先來得小。因此,或許對於情緒的深度處理或許更適合採用其他的方法或諮商理念。

後記:在此感謝讀書會成員小雅對關聯框架理論提出問題,本來我沒預期到讀書會需要探討到這麼深入,但對於她知其然而需知其所以然的態度也影響到我,讓我去找文獻和翻譯,雖然不見得能完整表達原意,但對於ACT「本身」的背景脈絡和理論基礎有更深入的了解,也知道ACT可能的缺點。


參考文獻:

Steven Hayes (2004).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Relational Frame Theory, and the Third Wave of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Therapies, Behavior Therapy 35, 639-665.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