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一學就上手》閱讀反思─知道什麼是你重視的


2016年尾,許多人在FB上發表自己驕傲完成的事,或未來一年還要努力的事情,當中可看到每個人所重視的價值觀,或自己的理想生活,也從中可窺見驅動人們的動力為何。相較之下,我沒有明顯的心情起伏,只是感覺到要做的事還是會繼續進行,不因為過了一年而有所不同。這種「持續前進」的感覺對我來說就是我的價值觀。

Adler用的語詞是「虛構目的論」(聽說好像不用這詞了?);現實治療用的是優質世界(quality world);存在主義用的是追尋人生意義的課題;個人中心用的是自我實現的狀態。每者都在強調人們繼續追求理想生活的心理動力來源,而對於ACT來說價值觀是引領我們生活的原則,書中用了一個比喻,其認為價值觀就像是指南針,永遠指著我們想去的方向,但永遠也到不了。

我過去青少年時期就是個隨波逐流的人,別人下課打球我就下課打球,別人進補習班我就進補習班,高中的時候好不容易對自己有些概念(例如選社會組),但在龐大的考試壓力下那火苗又逐漸變小,到了大學時期自由程度一增加,多出許多課餘時間可以探索自己或是發展興趣,漸漸的從開始從「知道很多我不想要的」變成「知道我要的是甚麼」。

ACT用幾個問題去讓你思考自己的價值觀為何:
1.      你想成為甚麼樣的人?
2.      你想要和別人發展甚麼樣的關係?
3.      你想做些甚麼,讓你的生活更豐富、圓滿、有意義?

當中提到很有趣的議題是價值觀是不需要被評價的,例如在諮商中常見的狀況是諮商師與個案的價值觀不同,但價值觀底下的行為則需要被評估。如果有位大學生他介入了一對夫妻的感情,是源自於學生時期過度依賴母親,但在進入大學前母親過世,而在離家遙遠的陌生環境中選擇人妻做為情感的寄託對象,但這樣的行為可能會造成他人家庭失和,或甚至法律訴訟,這些部分則是可以適當地做討論和澄清的。

另外ACT提到當人談論價值觀時,會有自由以及被提升的感覺。讓我想到有次來了一位垂頭喪氣的個案不曉得如何面對不同意他的宗教傾向的父母,起初我一直找不到著力點去提升他的活力,後來轉念一想,他每週必參加的宗教活動就是他的價值觀之一,於是談論方向從「我不要跟家人在宗教信仰上爭吵」變成「我的宗教信仰給我力量」。說來奇妙,之後的談論反而變成像是他在帶領我一般,就像是談到信仰或感興趣的事物時,眼神散發出光芒一樣。這樣的諮商架構其實跟焦點解決學派的「看見個案優勢」的做法是不謀而合的。當然這過程並沒有像上述所說的那麼順利,往往看似找到價值觀時個案又會回到過去變成「抱怨者」的型態,需要反覆地諮商與提醒。

而回到自己,在研究所時期一直有在持續運動,在某次健身時拉傷了背部,那陣子心情一直很煩悶。有次在心理劇的課程中,當下正進行一個扮演內在的自己的活動。我隨口說著…「真希望可以快點繼續運動啊」在經過幾輪之後,老師回應到「看來你有一個一直想變好的自己」現在回想起來,運動對我來說不只是習慣,也是代表著一種「持續精進自己」的價值觀,也難怪當時無法運動時我會那麼地沮喪,仿佛做甚麼事都提不起勁。

但「精進自己」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例如接觸心理相關的文章,了解社會議題,參加工作坊或和他人討論想法等。也因此最近試圖要弄一個讀書會,希望可以在過程中去精進自己理論或個人反思,一部份也覺得想法如果只留在我的腦中就太可惜了,透過討論與回饋總是能產生更多、更好的想法。

重視價值觀使我們有所依據地去行動,不隨波逐流或者被動搖。當中社會環境、家長、同儕之間都會影響個人的價值觀。例如台灣文化的重理工、輕人文的氛圍,可能會使得一些想以文史、音樂美術為志向的學生害怕,因而壓抑或逃避自己重視的價值觀,選擇符合社會主流或家長期望的志向。探索自己的價值觀有個好處是,當自己面臨困境或挫折時,能夠相信自己有所堅持的理由,也是我們常聽到的「莫忘初衷」,這個初衷就是我們的價值觀。


心理學研究中多指出人類的記憶是不可靠的,情緒也容易受到波動,負面想法與批評則像是背景音樂似的在我們的腦海裡撥放。而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流逝,很容易忘記自己的樣貌,忘記自己堅持的價值觀,變成自己不喜歡的那種人。記得要提醒自己....要提醒自己.....


延伸閱讀─This is water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