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後


一直想寫點關於實務心得的想法,到現在才終於動筆

目前在實務工作與行政上大約是64,因為新進的關係有時候甚至73,不過接下來行政就要開始逐漸爬上來了…

在服役那年統整且練習了自己的想法與之前的實習經驗,慢慢凝聚出自己的諮商哲學與理念,但同時又保持著一定的彈性來迎接新加入的工作環境,經過這半年,原本的概念又加入了新的元素。算是統整一下這學期的收穫和成長:

一、     此時此刻仍是最重要的

   有時候心理師腦海中存放太多資訊,當個案進來時很容易就拿自己的「框架」去「套」在個案身上,變成是心理師想要做的處遇而不是個案所想要的(當然這是指一般情形);例如自己有時候抓到個案的議題或模式的時候還是會有點心急,想要趕快提出來跟個案討論,但當下個案其實並沒有準備好,或是提起這件事仍會讓他感到羞愧/難以啟齒。容易變成我倆不同步的情況,或是雞同鴨講。

    慢慢地自己開始習慣等待,個案的核心議題或是人際模式通常是穩定的,若方向大致正確,遲早會將議題再次帶到諮商當中,例如一位個案每次諮商都提到他和不同朋友的衝突事件,但往內在討論會發現,共同的因素都是他讓對方引起愧疚感,造成關係的損害。

    很多時候自己能做的不多,只是陪伴而已;這學期接了幾位急性壓力的個案(遇到重大挫折或打擊,尚未有時間好好消化),共同點都是來的當下就充滿情緒,當時就只是傾聽,或是簡單探問身體是否有不舒服的地方,然後帶領呼吸放鬆(降低情緒的強度,回到可對話的狀態);有時候判斷個案自己分享就已經有宣洩的效果,那我就專心聆聽,並適當地反應個案狀態讓他知道。

    50分鐘真的不長,當個案在諮商室外遭遇了甚麼挫折,或多年來家庭是否形成了他防衛的人際模式,這我們難以控制,能做的只是把握這50分鐘的當下,形成工作同盟的治療關係,往更有彈性的生活方式前進。

二、     正向、希望感

其實心理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極限,也會犯錯,但我們總是對人抱持著希望,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優勢。這也是後現代諮商學派普遍的觀點,而我則是認為每個人的模式或核心議題一定在自己的生活中發揮了一定程度的功能,也是ACT學派的功能脈絡主義(詳見此篇)

當看到個案的優勢能力時,就比較能夠進入他們的思考模式,連結他們的資源,例如有的個案問題解決能力較差,但是擁有較多的人際資源;有的則是生活過得很獨立,家庭也缺乏支持功能,但本身問題解決能力很好。

通常我會鼓勵個案繼續做有幫助的事情,像是有個案覺得「喝咖啡」對他來說就像是在忙碌生活中找到的一片綠洲,我就會鼓勵他多嘗試;這些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對個案有深刻的意義和影響,其實也是讓個案知道─「其實我是有能力的!」

剛進入諮商的個案往往都會有挫敗感,認為自己是因為無法應付生活挑戰而進來躲避的「失敗者」;希望感可以給個案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狀態只是「暫時的」,也會讓諮商室的氣氛不會老是死氣沉沉,告訴個案既使處在壓力情境之中,仍有可以支持他的事物或是動力,而這是個案之所以會持續回來諮商的重要因素。

三、     讓個案去練習、去嘗試

如同前兩點提到的,我們能做的真的不多;記得某次去拔智齒,醫師提到我牙齒保養得不錯,而且趁年紀輕的時候提早來拔,他跟我說像上一位來拔的是一位40多歲而且常常吃檳榔的中年人,牙齒狀況就不好,拔得過程也很痛苦;我進診間之前聽到他對那位中年男子嚴厲訓話了一番,大概的意思是你不好好保養自己,醫生能幫助的也有限;心理健康也是相同的道理,需要個案經常去維持、練習與保養。

我會鼓勵個案若能提早結案去嘗試,就去嘗試,並且生活中也要有維持情緒穩定的興趣,吃美食、運動,人際交流等等,面對問題多去挑戰,透過成功經驗的累積才會逐漸產生信心,就像勇氣有時候你必須要自己去爭取,而不是梁靜茹給的。我覺得這是讓個案也負起改變責任的開始,如同前一段說的,我們也是凡人,只是受過很紮實的心理諮商訓練而已,當個案逐漸承擔起改變的責任,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我在和一位長輩的對話中,發現他會暗示我年紀太輕,很難去輔導學生;是的,年紀確實對輔導經驗有所幫助,但不是絕對,借由ACT的例子來說,諮商就像是我跟個案都在爬各自的山,個案在自己的人生中努力,我也有自己要努力的旅程,但從我的山頭能看到他看不到的東西,在諮商的過程中我能讓他發現、看到前方那條不好走的路,或是他身上其實有不錯的裝備但他一直沒去使用。

人的本質很脆弱,又有充滿情緒化的判斷方式,我們的記憶也常會誤導我們,擅長的思考方式又喜歡走捷徑,對周遭的朋友、家人的情感充滿矛盾,而且還會不斷地犯下一樣的錯,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群聚在一起,發展出合作的生活型態,並且學會謙虛地看待世界。

-------------------------------------------------------------------------

可能還有一些,但我想先停在這裡,其實光諮商的東西或許可以一直打下去,但太繁雜的東西反而就失去重點了,這也是我比較習慣架構式的思考,或是榮格原型中我的「書記」的原型在發揮作用。(這也是台灣考試風氣所訓練出來的想法表達方式)

總有些東西我們會遺忘,或必須要捨棄的,而這也是我們要往前走所必須要練習的。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