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down inside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時候出遠門,或是到比較偏遠的地方時,會去留意一些小店,像是路邊的檳榔攤、冷清的雜貨店、沒人光顧的修車廠…然而就冒出一些想法─「阿…不曉得他們這樣要怎麼過活?」、「下半輩子就在這裡渡過…被人們遺忘了…」不由自主地感到悲傷,然後隨著乘坐的交通工具駛離,那種想法很快地又消散。
打開心理師的社群,會看到許多不同領域的「專家」在辦理各式研習課程:初階、進階、實務課程、培訓,認證…等等,感覺似乎回到四五年前大學生22k常掛在新聞標題那陣子,我記得有個畫面是大學生會在螢幕前面,孔雀開屏似地展示出自己考取了幾張證照,仿佛未來就獲得了保障。其實背後也是在逃避生涯焦慮,焦慮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以及未來是不是有人會需要我,這種害怕、這種擔心。成年人既使外表長大,但內心還是跟年少時一樣焦慮。
從證照班遍佈心理師社群來看,這也是蠻弔詭的一件事,當我們出外學習了許多專業、技術,回到家鄉,相較於幫助人我們反而是開更多的課程,然後告訴大家:「快來接受我們的訓練!你就可以成為XX訓練師喔!」…我並沒有說這些訓練課程不專業,或是詐騙的意思,但這些「xx認證」、「國際XX培訓師」,換個角度來就是個很酷炫的頭銜,讓人覺得你備受尊重或是能力值破表,應該價碼就很高這樣。套之前一位心理師同仁的話:「學了這麼多技術和方法,結果都在賺自己人的錢。」
我們都怕找不到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怕沒有了那個「頭銜」我們會沒有價值。當然有時候認證是必要的,心理學的價值在於相當廣泛,可適用大多數人,但有時候也會讓人困惑與懷疑,這時心理師嚴謹的制度與扎實的訓練就能使「何謂助人」維持在一個合理範圍之內,而不是淪為神棍或心靈大師(沒有不敬的意思)。但我們要注意的是,在追求這些頭銜背後的「驅力」是什麼?是真的想學這門技術?還是只是在逃離無止盡的生涯焦慮?
許皓宜在《情緒陰影》書中提到當我們反覆陷入某一種特定的恐懼或慾望之中,那可能就是我們潛意識中的原型在運作。隨著聚會開始討論這本書之後,我發現內在有個享樂者(enjoyer)、萬人迷(charmer)的原型在運作,前者是怕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對我來說就是無法以諮商作為我的職業;後者是擔心別人不喜歡我,失去我的價值。綜合起來就是我的生涯焦慮─我擔心我以後無法靠所學獨立生存,被社會遺忘在角落。而看到那些冷清的小店,都會勾起我這種焦慮,因此我有陣子也很積極地找尋專業的認證,差點就要報名某堂初階訓練課程了。
在聚會時我和成員分享這部份,才知覺到原來這焦慮一直都在,尋找專業認證只是希望能離它遠一點,期望能被眾人(這個社會)喜愛一點。去年年初我在Ted x LoveRiver 活動中聽到一位自行創業的老闆分享,年約40上下,他說當他思考這個公司下一步要怎麼走時,其實他也不知道。他的態度相當坦然,雖然感到焦慮但是能夠接受的,去理解那種焦慮是生存的必然狀態,那種態度是很難能可貴的。我現在也在練習去接受、感受那種焦慮,那是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