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基本上,佛法是非常實用的。佛法告訴我們要從事能夠助長平靜、快樂和自信的事,並避免會引發焦慮、絕望和恐懼的行為。佛法修持的重點,並不在於刻意改變想法或行為,以使自己成為更好的人,而是要認識到,無論你如何看待影響自己生命的那些遭遇,你原本就是良善、完整,且圓滿富足的。」
這樣的概念跟ACT對想法與情緒的面對態度是吻合的,其實應該是說ACT是從佛學擷取這樣的概念而來會比較恰當,就連正念減壓學派的卡巴金(Dr.Jon Kabat-Zinn)也研究過佛法禪修的效果。而ACT也跟明就仁波切強調的一樣,提到正念(禪修)是需要透過體驗與練習的,並不是上過課了就開悟,而是反而像運動習慣一樣,在你的生活中培養內觀的習慣,觀察你的想法、情緒自然流動,但不影響你本身這個人─ACT稱之為以自我為脈絡。其實不管哪一個派別,其實核心概念都是一致的,回到此時此刻。
當然書裡面也有較多的佛學用語:「覺性」、「明性」、「本然心」等,不過仁波切用很多故事來說明這些難懂的語詞,這也是佛教傳承概念的方式;不過從書中可以感覺到他獨特的幽默感,和接納、慈悲的態度,他提到其實不管你有沒有在做禪修,又或許其實你生活中已經有在做但你不知道,仁波切還是希望我們都能夠做自己,用我們自己習慣的方式去練習─「停在當下,觀察你的內心」。
佛教用語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是陌生的,我在看的過程中有時候也會很容易走神,特別是藏語、咒語出來的時候…相較之下我喜歡仁波切提到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量子力學、物理學的段落,因為那比較是我的語言(量子力學那邊有點不行…)。他用現在的科學理論試著去解釋「心」是一個甚麼樣的概念,以及為何「心」是單純地純有,卻又是不停地變動。
「心的本質自情境,完全超越語言文字、概念和思維」
「如果你想要找到恆常的平靜和滿足,那麼,你就得學會安住自心;唯有安住自心才能讓內在的本質顯露而出。想要讓充滿泥巴和雜質的水變清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水沉澱下來」
正念對我最有幫助的地方就像是這個比喻,有時候無意間發現自己陷入「無意識的狀態」─不停瀏覽網頁、手機,或是執著於某件事情,如果時間允許,我會讓自己做幾分鐘正念瑜珈,透過呼吸和身體讓我把注意力拉回到當下,然後再回到日常情境,我會更清楚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麼,就像是讓水沉澱下來一樣,當下雜質就只是我的想法、批評或自責感,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只是一直以來我都習慣他們的存在,以為他們都是「真的」。
裡面也提到一些禪修的小秘訣,像是少量多餐,量力而為等,這些也澄清了許多我們對「禪修」的刻板印象。我的第一印象還是一個燙戒疤,灰色衣服的和尚,完美地盤坐在湍急水流中的一塊石頭上,閉上眼睛的圖像。這也提醒了我們佛教給人的「印象」實在太強,就連此書的名稱─「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封面配上一個紅袍僧侶的圖像,實在給人太難以接近,容易就覺得─「這應該是我爸媽在看的書吧」、「過年買一本送給最近剛學佛的舅舅好像不錯!」…但其實內容還蠻平易近人的,如同前面提到的,仁波切用很多故事,科學理論,來靠近我們的生活,教導我們在生活如何「學習」找到平靜─「」的原因是,仁波切提到我們不用非得要禪修到什麼地步,只要你有意願就很好了。
如同我在做瑜珈時,也常被提醒,不要試圖要達到某個姿勢或動作,重點是你願意再次回到瑜珈墊上,從做瑜珈中找到你重視的價值觀,相信這段時間是很有價值的。
其實從沒想到會看到這樣的書,除了因為在高雄版看到有人在徵瑜珈讀書會,開了這本書單之後,因為好奇加上自己閱讀ACT的關係,想說若心理學源自於佛學,那就來看看佛學就講什麼吧!
最近很巧的跟一群基督教的朋友聚會,發現其實理念都很相似,和佛學一樣強調人的本身就是很美好的,強求自己成為不同的樣子往往是忽略了我們自己的本性,也忽略了當下我們可以做的事情;自己還是習慣用比較理性、科學的方式去看待事物,然而最近學習榮格的理論,也讓自己對未知的事物(如潛意識)抱持著更大的彈性、包容,開始期許自己有個美好的潛能尚未發掘,和對未來的更多體驗抱持著開放的態度,也更想要主動去嘗試。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