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遇見自己】-0712
Photo by Lukas from Pexels
0712
這次的聚會比較特別,我們首次嘗試自己帶自己的讀本,不再是由我負責主要的內容。
剛開始讓大家介紹自己帶的書,以及從書中獲得甚麼樣的經驗,試著從書和自己的關聯去做分享;由於社團內成員有新有舊,很快的就順利進入狀況,互相回饋及分享。
我發現大家帶的素材都很有意思,小燕帶的是繪本,小恬帶的是關於人際界線的書籍,我則是帶一本以哲學為底的小說。有趣的是大家都能對自己帶的內容侃侃而談,甚至生動、寫實地描述書中的某個畫面,讓社團的氛圍更加鮮明與立體。
以我來說,我帶的書是《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原田MARIRU 著;這本描述一位對生活迷惘的女高中生(跟失戀沒太大關係),在某次求神社的過程中遇見了一群穿梭自古代的哲學們一同對談的故事,對自己的生活開始產生懷疑和思考,喪失的歷程。
我會嘗試改變做法主要是最近剛好也找不到有關心理學的好書,另一部份則是最近幾次其實感覺到的成員們對內容有點疲乏,常常我反而比較比較像是老師一樣要去解釋書中的概念或說明我自己的詮釋,這樣的一問一答讓我也有點煩躁,聚會的性質也悄悄地轉變了。
我相信功能脈絡主義,也就是每個人生活中都具有一定的功能,畢竟這幾週大家畢竟也都活的好好的(至少表面上),那大家平常關注的,花時間和新力探索的會是什麼呢?這是我所好奇的。
從各自帶來的書籍中我們還是有找到共同興趣的主題,不外乎是工作、家庭,自我的價值觀,還有我們對自己概念化的自我描述參雜在其中。至少交流和分享的比重更為平均,素材也更多元了;每個人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參與今天的聚會。我分享得更為自在,也比較少一來一往的問答,成員們彼此更流暢地說出自己關注的議題,而不是照著問題回答。
分享變得更加主動。
小燕提到今天感覺還是跟平常一樣,但我覺得因為素材的多元和主動性,每個人參與的責任更為平均了;我也更習慣地去傾聽成員們的分享,耐心地等待。小恬提到如果下次如果沒有準備素材的話,是不是自己就變成了素材。是的,但這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種接納;去覺察自己的狀態,也接納如其所是的自己。什麼都沒準備的自己,一樣是自己。
接受這樣的自己好反而更能去進一步的思考─最近是不是太操了?有多久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呢?
如此一來更能選擇活在當下,並自我寬容;接受自己,而不是逃避現況。
還記得幼稚園的時候,在快要放學的前一小時還半小時,小朋友們會被帶到戶外的遊樂場,草地上擺放著各式各樣可以讓小朋友東鑽西躲的設施;我們會設定一些規則,類似鬼抓人,鹹蛋超人之類的遊戲,印象中有個畫面是我面向遊樂場的溜滑梯,向大家解釋今天要玩什麼,怎麼玩。在那短短的時間內,我和大家在這一片空間當中自在地玩耍,單純地就是喜歡做自己,那是我最真實的一部分。
那時候的我現在依然沒有改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