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你選擇了憂鬱。William Glasser。
憂鬱真的是一種選擇嗎?
細看此書後你會更了解Glasser想說的話是什麼。他曾是醫院的住院醫師,巡診時面對病患時常問到「最近好嗎?」然而病人總是知道醫師想聽到的回答是什麼,於是會回答「還不錯。」他認為這樣的語言傳達背後的訊息是─告訴病人只能在這樣的狀況下試圖讓自己好一些;然而要好起來沒那麼容易,相較於問「最近好嗎?」Glasser反而會問:「今天打算做什麼?」暗示個案不論你過去發生甚麼事情,你現在都可以做出選擇,選擇你未來的方向,並且掌握你能夠控制的事情,放下無法控制的過去經驗。
他也強調多數的痛苦來自於我們想要控制他人,這種外控的心理學使我們誤以為我們掌控的很多,但其實在關係之中,我們從來不可能擁有對方,我們只能傳遞的是訊息,如同老師教導學生知識,但真正選擇吸收的是學生。
Glasser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我們出生時嘗試用哭來表達不舒服的感受,而主要照顧者這時就會滿足我們的需求,如此一來我們逐漸學會控制他人;這也跟與生俱來的五大需求有關:生存、權力、自由、愛與隸屬、玩樂需求,每個人天生的需求也不一樣。
從書中的文字,他與個案對話中可以感覺到Glasser伯伯是一個理念很堅定的人,他的思考方法也自成一個體系,在書中的案例對話中不時會看到他嘗試要說服個案,或是個案感到挫折的情境。他提到若學會選擇理論,多數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我們也會有內控感,不會在控制他人的欲求之中感到痛苦。
但我覺得沒那麼容易。
人們抱持著自以為是的想法和控制,多數是為了維持自身的穩定感,既使不是真相,但也具有功能。例如有個學生她曾經在國中時期被他人排擠、霸凌,後來長大後,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她常在朋友間扮演著「若即若離」的腳色,一種我想要讓你了解,但我又覺得你不瞭解我的矛盾狀態之中;我多次嘗試與她接觸但都是換來「你不瞭解我」的感受,雖然我試著反映她的狀態,但她還是期待著未來某個時刻,有天將會有奇蹟會化解這一切。她寧願抱著這樣的想法,也不願意嘗試信任自己,分享自己;因為這樣的想法給她穩定,符合她心中的認知,習慣的經驗感受,既使這樣讓她在關係中常常裹足不前。
這樣的人際遊戲給她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她現在所需要的;而當關係中的安全感還不夠,就無法支撐她離開自己的認知結構,嘗試冒險。
我只能尊重她的觀點,提出我的觀察,然後祝福她。
我們都受限於自己的系統,自己的觀點,而這樣也無形中形成我們的資源,能力與特質,要完全抽離是很困難的;與其用選擇理論來替換它,我會覺得不如好好利用這個「受限的系統」,把它看成個案的一種資源,看看它的功能是什麼,然後會付出的代價又是什麼。而最後如果這是個案自己想要的,或許這也是他自己的選擇。(結果還是回到選擇理論)
ACT認為痛苦是來自於我們的大腦思考方式,會像突觸神經元一樣連結不同的意象、評價或假設,使我們糾結在一些想法或回憶之中,而Glasser的選擇理論是預防心理糾結很好的方式,Glasser自己也提到選擇理論用在預防的效果很好。畢竟如果我們真心相信無法控制他人,我們就不會對於伴侶不喜歡我感到難過,糾結在她可能不愛我的想法之中。
比起完全成為選擇理論的信仰者,我覺得一般人能做的是從中汲取自己使用的部分,畢竟我們不是Glasser。對我來說,ACT的功能脈絡理論使得在我在個案接觸的時候會多抱持著一些尊重和理解,框架關聯理論則讓我理解人的思考侷限性,以及面臨痛苦的必然性。
而回到選擇理論最有幫助的部分─「你今天打算做什麼?」引導我們思考從現在開始,導向未來你可以做的選擇,你能控制的是現在,過去的痛苦已然發生,但所有的行為─Glasser認為包括思考、感覺、思考、生理,都是我們可以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也暗示我們不論過去多糟,家庭多麼沒有溫暖,悲劇多麼痛苦,未來都是有希望存在的。
書中有段Glasser提到自己的父母,他的母親在婚姻關係中是個權力需求很高的人,這也在他的家庭中造成痛苦,這或許也是他導向現在、未來取向的理論基礎,因為他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他能選擇的是控制他自己,以及選擇要放入自己優質世界的目標。在無能為力的家庭環境中,選擇理論的內控思考或許也給予他信心、能力感,能讓他去把握當下,做可以做的事情。
選擇理論最有貢獻的其中之一,是能夠告訴自己─我並不是無能為力的受害者。跳脫被害者的角色,承擔起自身的責任,選擇你想要的人生方向,然後就去做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