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一學就上手》閱讀反思─經驗逃避
我針對我最近的生活和ACT(Acceptance Commitment Therapy)做了連結和一些反思,也試著將腦中的想法解釋清楚,或許能給你一些共鳴或思考。
ACT認為試圖過度控制我們的感受會阻礙我們活出有意義、圓滿的生活,因此透過面質自己情緒控制的議題,去覺察到控制自己的想法、情緒、意念等等是相當困難的(並非無法做到,但能做到的有限),同時注意到這樣做的效果如何?付出了哪些代價?。
控制是正常的,其中之一來自於人的心智就是個問題解決的機器。遠古時期,人們看到草叢之中有黑影,當下就必須思考─那是甚麼? 我手邊有武器嗎? 我要先往哪邊跑?而沒有思考這方面的人可能就因此死亡、滅絕了。但ACT的理念是探討「過於不及」的概念,好比你吃一包新口沬的洋芋片,當你吃的是它的味道,並感覺到人生的美好;反之,你狼吞虎嚥一包洋芋片,卻完全不記得剛剛吃得是甚麼,長期下來,自然會危害健康,像是體重增加。而這就是ACT想探討的,如果個體的人生目標是為了逃避某種感受或想法而進行控制(如吃洋芋片克服考試來臨前的焦慮),ACT就稱之為控制策略。
去年我產生了很嚴重的腸胃問題,脹氣,瘋狂的脹氣,經過西醫檢查與中醫治療都沒有效果(雖然中間偶有療效,但我覺得那是醫生帶給我的一種希望感)。在《ACT一學就上手》書中有個工作單叫做「DOTS的分析」透過此份表單去檢視自己的情緒控制議題。做完之後我發現自己一直試圖控制焦慮感。認識我的人會覺得我很沉穩、果決,有時候也會期望我用這種方式去協助他們,但其實我很排斥焦慮,甚至是厭惡吧。例如我會用很多思考策略去「控制」焦慮,就像是進入問題解決模式一樣,腦中替現在或未來的問題做計劃─要做甚麼?我還有多久時間?可以找誰幫忙?我該怎麼準備?我還漏了甚麼? 另一個控制焦慮的方式是運動,透過專注的過程去紓壓,一直以來都很有效果。
而這種控制焦慮的方式在在我人生的許多重要階段特別明顯:考大學、考研究所、提計畫、提口試、考心理師。像是提計畫的前一段日子,控制不了的焦慮反映在我的腸胃,使它不停的產生氣體(可以這樣子運作嗎?);運動一直是我控制焦慮的方法之一,但這次反而因為過度運動而造成腳的反覆受傷。不停脹氣,無法運動,仿佛一切都出了差錯,那陣子我很能體會久病厭世的感受。
其實問題解決模式、運動這些方法一直以來都有用,但長期下來總是有新的焦慮或是當身體受傷無法運動時,且這次經驗讓我體會到一旦此方法失去功能,很明顯的反映在我的身體上。這套方式也讓我頭腦在壓力、焦慮時刻常處在不停運作的情況下,很難靜下來。
ACT認為控制這些情緒感受是問題,不是解答,這些控制的議題在ACT的理論中稱之為創造的無望。最終目標是希望藉由此方法讓個案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控制是否可以豐富它的生活,並朝著圓滿有意義的生活方向前進。
所以該怎麼做?既然忍受焦慮也不是適當的解決方法,ACT認為可以學習如何和情緒感受保持一段距離,讓它在你的思維中來來去去,在注意到它存在的同時也不會過度關注,但也不會完全忽略或逃避(就像我這樣)。
這點也是我開始對ACT感到興趣的地方,比起Ellis的REBT、Beck的CT,兩者一個是要駁斥想法,一個是要修正失功能的思維。但ACT認為對抗想法反而會有反效果(不要想到大象),且在意的點是此想法能否能朝向符合你價值觀的生活,並不在意此想法的對錯(這也是解放我的一點,自己常糾結於找出對錯的邏輯之中,到頭來既使找到答案,但也沒有太大的慰藉,或是找到答案但付出疲累的代價。)
後記:
這一年來自己一直在脹氣、無法運動的這段過程中尋找解答,現在看來我一直想要的是控制焦慮。然而感受是會持續存在的,我在和它拔河的過程中耗費了太多心力,也付出了代價。現在我會試著將繩子放下,盡量不去控制或逃避它,接受我的感受,給這個焦慮一點空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