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與情緒相遇-深夜遇見自己-第一次
170621
人數:4人
今天是閱讀《當下,與情緒相遇
諮商心理師的情緒理解與自我生命歷程》
這本書的第一次聚會。不過如同讀書會轉型成為社團─「深夜遇見自己」(典故來自於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心理自我探索+晚上)的用意也在於分享與回饋的內容不再只限於書本,而是在聚會的成員身上,這也是我希望達成的目的。
首先分享的小雅,提到連兩週週末工作的日子疲於奔命,回到家時一股強烈的疲憊感襲來,不過她運用瑜珈去讓自己放鬆與平靜。這點是很有幫助的,以前對於情緒我們總是不曉得如何應對,但其實當生理系統被情緒喚起時,再藉由生理活動(瑜珈、慢走,喝杯茶等等)將心跳、血壓緩和下來,認知系統才能有效率的運作。小雅也發現自己當放鬆之後才會去思考今天發生了甚麼事,或是另一個經驗被上司指派工作時生氣地當下無法了解自己在氣甚麼,在生理較為緩和時才能進入理性思考的階段。
當阿合在工作上被上司凹時,也會有類似的舉動,不過他是選擇在較安全的環境下發洩,發洩完(跟同事抱怨完後)較為放鬆,才會較為理性去看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我想到研究所時期曾經在台上被電的一蹋糊塗,當下有種自己被當成負面教材的感覺,那種挫折與羞愧感讓我肩膀沉重、步伐緩慢,腦袋像能量被抽乾似的無法思考。後來選擇去健身房做重量訓練,一直到滿頭大汗心臟狂跳的同時,才感覺身體從-1回到0的正常值。相較於小雅和阿合需要從混亂的情緒回到平靜,當時的我則是需要從低落的情緒中振作。這讓我想到胡嘉琪的容納之窗的概念(可見此篇),需要先帶領自己回到此時此刻,將注意力回到正常值內,才能避免糾結在情緒或是想法之中,自己熟悉的內在運作模式才會浮現。
阿合接著分享另一件事是他在k書中心受到旁邊的人站著讀書感到干擾,接著又因可樂打翻,覺得被人看到感到羞愧。順著阿合的分享發現,阿合的內在語言像是「我好像很差」、「我看起來很奇怪」、「對方不會回應我,而且這樣也很麻煩」然後伴隨而來的是羞愧、生氣、不自在等情緒,我接著追問這些想法像是些什麼,他提到覺得自己像是個標準的「魯蛇」,這點跟我之前對他的印象是吻合的(不是說我覺得他是個魯蛇的意思),去年剛認識他時他曾提到自己錄取我的研究所,但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這個…覺得自己有些部分沒有處理…覺得xxxx…很多自我挫敗的想法和念頭一直跳出來,但當時我覺得他對青少年輔導很有敏感度,也很適合在諮商上繼續做自我探索。
當下其他成員們都會給予他回饋,像是覺得他會統整大家的分享並且在給予自己的回饋,我也覺得他就像是團體輔導的帶領者,這些都是很真誠實際的回饋。但阿合的自我內言會馬上跳出來擋住這一切,轉化成符合他思考模式的內容,也就是─「我是個魯蛇,我不是大家說的那麼好」我當下轉個方向,詢問他「那當一個魯蛇有什麼好處?」他提到比較輕鬆,不會成為焦點,低調,不用承擔太多責任。我發現他感到有些壓力,頻頻想把焦點轉移到其他人,於是詢問他「你有想要改變嗎?」一部份尊重他對於自我狀態的覺察,一部份把我的一些責任和思考留給他去沉澱。
小雅覺得阿合像是一隻胡蘿蔔掛在前面的馬,總是讓自己吃不到。我問他有沒有覺得自己吃到胡蘿蔔的時候,背後是想了解支持他的是甚麼。他想起找第一份工作的時候自己很努力,因此有四個職缺可以去選擇。我感覺這種「我是魯蛇」的想法給予他自我挫敗的同時也催促他「你要繼續努力」,但會不會其實該給自己多一點掌聲呢?
在聚會焦點轉移的過程中,我給予小綺一些回饋,像是她對於大家都有不錯的觀察和回饋,我感到她有接受到我的回饋,但她馬上補了一句「但我覺得我等一下有出去就會覺得這一切都是錯的,否定這一切。」在那個當下,我直覺那是種很強烈的自我否定,否定自己相信和接受到的訊息。也想起她之前說過做過諮商的經驗,還有談起「爸爸的聲音」時總是笑笑著帶過。同時自己的「責任」也跳出來,覺得這時能簡單做些甚麼才好。然後小雅適時地幫了我一把,她回饋給小綺說,覺得她很努力地去嘗試很多種方法,覺得帶著這種聲音生活很痛苦;我也感覺得到為了對抗這種會否定她的內在感覺,小綺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但是就連談論這件事情都很不容易。我簡單確認一下這件事會不會影響她日常生活,也鼓勵她可進一步在更安全的環境下做探索。
小雅和阿合也陸續給予小綺很真誠的回饋,我自己很喜歡那股氣氛,覺得面對一件讓自己相當難受的情緒很辛苦,或許也感到有些心疼,或許我想說的是:「辛苦了。給予自己多點時間,多點耐心,相信不只有自己一個人然後去走過這段歷程」不過當時我腦中轉過很多事情,像小雅說的(今天她很會比喻)我像是一隻要先把小雞餵飽自己才能吃飯的母雞,雖然有些話想說,但責任總是在我面前。
這次真的是冒出許多議題的一天…呼…感覺比起之前的聚會我這次比較費力一些,這也是我比較難在聚會中談論自己的原因。雖然阿合期望我也可以多談論自己,不過我總是會覺得自己的狀態較平穩,想先讓大家自在一些,所以把焦點放在大家身上。當然自我揭露之前我也會判斷這對成員或是社團有沒有幫助,或是和今天主題不會差太遠。
當我的「責任」冒出來時,我的某些部份就相對地被壓抑了,這也會讓我較少與大家分享。當然,不能讓我的分享做為逃避自己自我探索的機會,這樣一來也失去了來聚會的意義。不過我會試著把「責任」要我做的事情先放在一邊,試著單純以朋友的角色去享受當下,但如果我又被糾結了,再麻煩你們提醒我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