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一年多之後
最近深夜遇見自己在招收新的成員,也讓我重新回去思考當初成立讀書會的初衷。
我不確定把人放到一個新環境會有什麼改變,但我當時就很像這種感覺;在一個地方待著,就是待著,環境確實比一般的軍營輕鬆許多,但那種無所事事,無目的,真的會讓人疲倦,或尋找無意義的目標。
當時的我很想做些什麼,但又不想砸錢去研習,我想從我現有的去做看看,看能不能變出一些把戲,我想到研究所時期參加過的讀書會;有很嚴肅的、內容扎實的,也有很輕鬆、溫暖的;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風格,那我的呢?
「心理健康是要練習的」,這是ACT帶給我的觀念,以前實習的時候總是很努力的要拉起個案,或期待50分鐘後他能夠神奇地被改變;接觸有關於RFT(關聯框架理論─見此篇)、功能脈絡理論之後,以及納入後現代的看法,逐漸能體會到什麼是和個案處在平等的位置上。
起初我野心蠻大的,期許自己能帶領讀書會,分享、擴散、並深化,把內容和個人做結合,然後再搭配正念練習,還首次嘗試了Yalom的做法,把讀書會的紀錄給成員看;不過慢慢地我覺得這不是我的風格,我內在有個欲望想要參與,就像站在旁邊看同學打球的小孩一樣,他也想要下場去練習。
我開始讓其他成員當領導者,自己嘗試做個旁觀者,結果原本安靜的成員變得開始會領導大家;沒自信的成員做出團體領導者般的統整;疲累的成員變得很專注在當下。我呢? 我變得很輕鬆、自在,更融入在當下,看到更多人際互動,也感受到同在的氛圍,如Yalom所說的,我當時應該是真的處在「此時此刻」。
我知道這就是我的風格了,我希望這環境能夠是自在地,至少氛圍能夠讓大家暫時卸下平常的社交面貌,看看原本的自己,然後想做什麼,可以待會而再說(還不確定這是什麼學派…不過應該是和我的個人經驗相關比較多)。暨南大學的趙祥和老師說過,諮商師要能夠走得好,需要兩隻腳並行運用,一隻是專業技術和知識,另一隻就是你的個人經驗,而當諮商師不把個人經驗納入諮商當下,其實也是在「壓迫」自己,壓迫自己個人經驗相對於諮商專業的重要性。
當然也不能沒有專業技術與知識,這也是我一直把ACT當成我的軸心,用它六角形的概念去篩選,吸收知識,甚至還因此接觸了一些佛學、神學。
我想當初成立這個讀書會(現在比較像是自我探索社團),是想要帶出屬於我自己風格的氛圍,不過漸漸地,我也想看到每個成員在之中會有甚麼變化和影響,除了我自己的,我同時也越來越期待看到大家心中的自在可以在一張桌子、兩張沙發之間隨意的開展,暫時放下社會期待和外界眼光,就做自己就好。
停在當下所能發現的比我們想像地多,所以我相信當下是具有力量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