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淺談】─性別在情緒表達上的差異


從開始做諮商以來,一直對男女生的情緒表達很有興趣。大多數男性還是比較習慣以問題解決的方式來面對情緒,換句話說就是把情緒當成一個「問題」需要解決,而解決之後情緒也隨之而去。

我常被認為是個理性、穩定的人,同學朋友對我的評語大多數是,「沉穩」、「平靜」、「不容易緊張」,漸漸地我也「習慣」這樣的敘述,認為自己「應該」是個不太會焦慮的人,享受這樣的特質帶來的好處和肯定。但其實我腦中在規劃、計畫下一步,安排該做的事項,尋找可協助的資源,來化解可能形成的焦慮;而當問題無法解決時,焦慮就反映在我的身體上,因此經歷過一整年的腸胃不適。

從小我就比較沉默,印象中也很少家庭談心的時刻,有「事情」的時候家人才彼此溝通;我的同性範本─我爸,總是早起出門、晚上回家,給我一種日子就是這麼過的感覺,晚上看電視,不太會有抱怨(後來知道還是有),感覺很獨立、自主,不太有需要處理情緒的時候(後來知道還是需要);不過還是有情緒比較難受的時候,小學三年級時因為班上的一位同學腦癌過世,覺得很可怕有寫了幾篇日記,但後來國中的時候覺得太羞恥就拿去丟了。

國中的時候朋友很多,但是各自都忙著找尋自己的認同團體,尋找自己的定位,當時有位比較優柔寡斷,情緒化的男生被叫做「娘炮」、「死gay」,後來國二就轉學了;比較受歡迎的是大而化之的男生,很會打球的人,功課好的也會受到隱微的尊敬和崇拜。

高中的時候算是比較不同,一部分是念英文自強班,社會組,班上的男生只有10來個,在講話這個舉動上變得比較頻繁,反而以前男生比較常透過運動來溝通;還遇到一位很有國文天分的男生,簡單寫一段短詩都讓班上驚呼連連,說真的我覺得他很像某個詩人轉世,當時的氣氛比起國中好很多了,比較接納和欣賞。至少我可以感覺到那種差異,你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的時候大家是願意接納的,也因此遇到挫折時候會願意說出來。

最近有篇針對600位台灣地區大學生的研究指出,情緒表達有跨情境的差異性,反而性別本身的差異影響不大,也就是說男女性情緒表達的差異反而比較受到跟誰表達情緒,在哪表達(公開/私下)情緒所影響

這也顯示出其實在情緒表達上,我們隨著年齡增長,更依照社會、所處環境對我們性別的期待、要求去表現出「該有的樣子」。從小男性被期待要能夠談事情,而非談感情,女性被期待要能夠照顧與關懷,體貼他人感受;隨著高中分組,大學選科系,或工作職場,這樣的情緒表達會更為深化,或是受到情境氛圍共同影響。

這也告訴我們所處的環境很重要,畢竟你若處在一個不允許你表達恐懼的環境,身邊又沒有人可以表達的時候,那恐懼唯一的去向就是往內心深處走。而男性朋友本來就習慣以外在表現的方式來表達情緒,例如打球、喝酒、飲食等,其實該行為的意義已經被原本情緒所取代,「打籃球」已經不只是純粹運動而已;反而這些行為是在透漏男性當時的情緒可能為何。

學習心理諮商的幫助之一是,我了解情緒不是用來「解決」的,存在主義也告訴我們焦慮是一種生存狀態,是無時無刻存在的一部份;我開始練習感受我的焦慮,而不是試著去解決它─去體會當事情無法解決時,手心冒汗的感覺;我開始試著在我信任的人面前表達焦慮、擔心和害怕;我逐漸和我的情緒比較靠近,也比較能夠在生活中發現他們的存在,而不是一昧地推開他們。我變得比較真誠,也比較人性化,如同完形學派所說的,情緒是一個整體的系統,當你封閉住一部份時,整個人情緒的流動會受到限制,形成一種未竟事宜,我想當初我的未竟事宜就是腸胃不適的現象。

也許你的家庭氛圍很難表達生氣,或你所處的工作環境不允許你展現出挫折,我們難免會無意識地吞下一些情緒,相信事情會過去;但時間一久,也會讓我們戴著不符合內心感受的面具,面對生活感到空虛或疲累,這種時候你可以思考的是,會不會有別的地方更適合我?而我又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做甚麼努力?

透過這樣的過程,你可以發現內心深處所期盼的方向。


參考文獻:
江文慈(2018):情緒表達的性別差異:跨情境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9345-366

留言

熱門文章